原标题:此“打”颇堪忧[
网图,邹市明左眼的血肿,特别吓人,叫人心疼。医院说,他双侧眼眶多发性骨折,眼睛轻度白内障、玻璃体浑浊,左眼视力0.1,双眼不能持久视物——这都是拜拳击所赐。
是的,邹市明得过全国、奥运和职业赛冠军,戴过金腰带,可这些,挽回不了他宝贵的眼睛。
阿里远比邹市明伟大,荣誉比邹市明多得多,他最后传递奥运火炬时哆哆嗦嗦的惨状,更远甚于邹市明。
我是那么不喜欢这个拳击运动。
英国皇家医学会多次报告,要求禁止屡屡致人重伤乃至死亡的拳击运动,很多智者也有此呼吁。拳击界人士振振有词反驳:“他们只考虑摧毁我们的运动,我们关心的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存这一运动。”
其实这里的问题,不单在于安全。
拳击起源于古希腊,本是富人驱使家奴角斗而从中取乐的,拳手被击致死,家常便饭。中世纪欧洲再兴有彩拳击赛,供观赏者押注,拳手在场上奋力搏斗是为了谋生,死伤难免。如今各类拳击赛当然与早先有别,虽然不时传出老板和拳手关于“钱”的争端,但毕竟定了规则并采取了一定安全措施,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它的巨大刺激性使亿万观者如痴似狂,但其弊端显而易见,不断受到人们批评。
面对反对舆论,拳击组织和爱好者最有力的辩词是:其他体育运动也伤人死人,为何单单反对拳击?
这是一种迷惑人的论调。依我看,其他绝大多数运动均属于良性竞技,是充分利用人的智慧、技巧,发挥人的潜能,以展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价值,是向客观世界的挑战。运动者以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后人对人类自身和自然奥秘的深层认识,也鼓舞了人们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唯其如此,便是牺牲,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