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从黑人游泳说起。 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尼斯黑人名将梅洛里战胜澳大利亚两届奥运会冠军哈克特,摘走男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 他们很难站上世游赛的领奖台,甚至出现在决赛泳道,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与在跑道上的疾如闪电相比,黑人选手想要在泳道里劈波斩浪,并不容易。你也许会忽略他们的存在,不过,正是有了他们的坚持,这片水上世界才显得更完美。
查阅该届奥运游泳赛选手名单就能发现,181个参赛国中,来自非洲的很多,总人数却非常少。
“短跑王国”牙买加、以足球闻名的尼日利亚、摩纳哥、马里,都只有1名选手参赛;贝宁、莫桑比克等国家,也只派出1人;喀麦隆、阿尔及利亚是2人……而且他们参加的全都是游泳比赛,至于难度更大的花样游泳、水球、公开水域项目,居然一个都没有。 实际上,黑人并非不会游泳。23年前的汉城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一个陌生的名字——安东尼·内斯蒂战胜了当时有“飞鱼”之称的美国名将比昂迪,最终以0.01秒的优势夺金,并由此成为在奥运泳池中第一个获得金牌的黑人选手。这一结果令各家媒体措手不及,一阵忙乱过后,他们终于知道这名黑人选手是苏里南人,那是一个当时人口只有40多万的南美小国。苏里南全国为此放假一天,甚至连首都的机场也被命名为安东尼·内斯蒂机场。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泳池中像内斯蒂这样的黑人选手,尤其是纯正的黑人选手,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凤毛麟角。
分析原因·先天不足
黑人在体育运动方面所展示出的天赋令人惊叹,从田径到球类,从速度到耐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璀璨明星。无论是田径的刘易斯、博尔特,还是篮球的乔丹、韦德,都代表着当代人类运动的最高水平。为何一到水中,黑人就不“来赛”?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黑人不适合游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肌肉比率高出其他人种。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名资深研究员解释道,科学研究表明,白人每立方厘米的肌肉重1.05克,而黑人则为1.13克,这使得黑人在水中要比白人付出更大的气力来解决身体下沉的问题。通俗地说,相比其他人种,黑人在水中更容易“沉”,放在以0.1秒甚至0.01秒决定金牌归属的游泳比赛中,这可能是致命的。 黑人在水上项目中没有多少天赋,但这并非他们在游泳项目上难有作为的唯一因素。很多黑人从事体育竞技的原因,是想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让他们更多选择的是那些高度职业化、高度商业化的项目。 上海体育学院的一名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年来,NBA中黑人球员的比例从最初只占20%,现在已经上升到80%。通过打篮球,他们可以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明星,并带来不菲的收入。”与此类似,网球中有威廉姆斯姐妹,高尔夫中有泰格·伍兹,乃至F1都出现了汉密尔顿,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相比之下,游泳比赛大多还停留在奥运会,很难实现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