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军事健康游戏体育娱乐网友发布建站创业电商公开课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中国足球 >正文

选材之后丨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人才数据建设纪实

2021-11-18 11:20来源:运动数据云   

外籍体能教练站在球场边,对着PAD连连摇头表示不满:“太少了!太少了!”。这是2018年1月13日,秦皇岛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足球赛的现场。

进入2018年,短短半个月时间,中国足球就迎来了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革。从中国足协的“大换血”、新政公布、确认三个核心等热点引发全民关注,2017年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在这几项看似简单的变革中,融合着国人的期待与希望,也蕴含着中国足球的桎梏和破局之道。

诸多声音背后,青少年精英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成为重中之重。中国足球学院在成立之初,就面向全国开展定向和跨界跨项人才选拔。在经过几个月严格的测试选拔后,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300名学员和来自6个国家的18人国际教练团队被正式录取。这只是开始,更为复杂的是,精挑细选的人才该如何培养?

如何对这些青少年们进行科学化、体系化的培养,让人才的成长不至于陷入“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境遇,一直挑战着教练们的神经。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他们利用丰富的经验来设定目标,安排训练,但从选材期开始,他们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一种新的方法:大数据

体育领域大数据的繁荣,可以实现更客观、更准确、更高效的判断。在上周末举行的学员间足球赛时,甫一开场,中国足球运动学院的外籍体能教练就冲一旁的数据分析师招手:

——Hey,Huang, sit by my side please, now is the data using time,huh~

被这位体能教练选中的huang,是来自动量科技的数据分析师,也是从跟随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辗转大半个中国选拔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工作人员。

上半场即将结束,体能教练查看数据时,便出现开篇那一幕。在队员使用的运动机能数据监测设备MT-Sports的PAD端,他的前锋队员,冲刺次数显示为2,冲刺跑距离显示80m。这令他极为不满。毕竟,在绿茵场上,前锋队员兼顾进攻与防守的双重任务,应该拥有出色的冲刺跑能力,更多时候需要进行诱使防守队员失去位置而实施的假动作变向跑和冲刺跑。在了解到教练的需求后,Huang为他提供了我国同年龄段高水平运动员优秀前锋的数据标准:冲刺跑距离600米左右,冲刺次数37次左右。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