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呆了整整8天,前两场比赛都是零度左右的严寒天气,现场看了中国U23国家队小组赛三场比赛,15日下午,大家预想中中卡2比1携手出线的剧本并没有出现,比分反了,中国队出局了……
中卡之战争议很多,球员和中国足协怨裁判吹黑哨,高大上的人民日报和一些观点则认为:球员缺教育,输球不应该埋怨裁判。还有球迷和媒体认为中国足协不作为,各种观点都有。
孰对孰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距离比赛结束差不多24小时了,我来说说我的观点:中国足球全方位失败的一个缩影。
赛后,一些球员说了过火的话,我理解他们这种郁闷,或者说是绝望的心情。
比如说韦世豪他们这批1995年龄段球员,他们在缅甸经历过类似“被黑”的场景;比如说1997年的张玉宁,他也经历过几次在西亚“被黑”的往事。
但你要说球员完全没有责任,那也绝对不客观,所谓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说的就是这样的经历。
我们就拿何超两张黄牌来说,第一张在对方禁区边线的犯规,没有道理吃黄牌,第二张黄牌是一个战术犯规,这个无话可说。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已经拿到一张黄牌的情况下,何超为什么要在离门30米外区域实施这么一个战术犯规?
要知道这个球你让卡塔尔球员向前突破,最后导致被进球的概率是极低的,身后至少还有四五名防守球员,一两个卡塔尔球员,能上天咋地?
这就是阅读比赛能力的不足,体现在对裁判尺度的理解上,前30分钟,球员应该感觉到裁判就是故意严格吹中国队,此时更应该避免盲目犯规。
此外,何超对于是否必须采取战术犯规的阅读也不够,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不采取战术犯规的。
这和郑智在12强赛最后一场比赛拉倒阿费夫不一样,郑智那个球不犯规,单刀球进球概率是很大的,何超这个犯规,真的是没有必要,不能一味赖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