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赛季已经将近一半,这是新的职业巡回赛系统实施的第一个赛季,对于参赛者和观众来说,新的赛制的体验究竟如何呢?
赛程和安排过于密集
职业巡回赛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赛程的密集和重叠。选手和队伍很担心资格赛日程发生重叠,因为这样会迫使他们做出选择参加哪项赛事,而社区玩家则担心有过多的线上资格赛在同一时间进行。
这些担忧都慢慢成为现实,尤其是对一些低水平的队伍来说,他们必须要从海选赛打起,而大多数海选赛都是同时进行的。不仅如此,地区预选赛也受到了影响,因为某一场比赛的重新安排都会立刻对多个资格赛产生不利影响。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资格赛过于密集的赛程意味着在线下赛前的一段很短的时间里,队伍要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比赛。地区预选赛则更让人疲于应付,不过这也让粉丝们无时无刻地欣赏Dota,像Na'Vi这样的队伍依然能在线上吸引大批的观战者。
参赛资格
在Dota2最初引入Major系统时,全世界的观众都有机会体验到像TI一样的感觉。Valve的支持让这些赛事在各方面都面面俱到:奖金池、参赛队伍、赛制、以及赛场和选手待遇。虽然上海Major让人失望,但是像马尼拉Major这样的赛事在整体氛围和热情程度上都可以与TI媲美。
但在波士顿Major和基辅Major举办之时,大家都开始担忧,尤其是选手们开始抱怨一些东西。比如在休赛日主办方不给选手提供食物,赛制也由双败缩减为单败,为队伍安排住宿的人员数量也从8人减为7人,也就是说多余的随行人员将为参赛自掏腰包。
从许多方面来说,这些Major都是为了这个赛季的职业巡回赛而做的准备,如今的Major不再是像TI一样的大型赛事,而是拥有更高奖金的第三方赛事。ESL One汉堡站和DreamLeague第八赛季的参赛队伍和比赛的精彩程度固然配得上Major的称号,但是ESL One汉堡站的淘汰赛只有4支队伍,而且小组赛还要打BO1。这两个赛事与之前的官方Major大相径庭,因为参赛队伍只有8支而不是16支。到目前为止所举办的赛事中,还没有一项比赛的参赛队伍数量超过10支。虽然接下来的几个比赛都有16支队伍参加,但从长期来看这些都不太可能成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