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球迷看多了NBA的比赛,再看回CBA的比赛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CBA的水平这么低,看着那些球员都跑不快跳不高,防守懒洋洋的,我努力一下也能打上CBA吧?那些街头篮球高手估计也能打CBA,就是没给教练送礼而已,中国篮球太黑暗了!
恕我直言,这么想的人都是傻子。职业体育跟业余爱好的区别可能比一般高考学生考上清华和三本专科院校还要大。
竞技体育,尤其是这种有身体接触的体育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摆在第一位的。技术练得再好,没有对应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那么上场之后一有身体接触,技术动作就会变形。更不用说,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技术动作也完全比不上科班出身的职业球员。
想要进入CBA打球跟进入影视行业有点像,主要是两条路:科班出身和素人。
首先是科班出身,那一般就是出自各支CBA球队或者省市体育局组织的青年队。进入了青年队,接受过专业训练还不够,还得从中脱颖而出。一般来说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球员大概需要7个以上的“陪练球员”,竞技体育的淘汰就是这么残酷。每年能上CBA一队的青年队球员大概也就1到2个,其余的球员要么进入各个单位系统打球,要么去读大学,打大学联赛,稍微好一点就去打NBL联赛。
如果是所谓的“素人”,也就是非科班出身的球员——大学联赛的球员也可以归到此类,因为大学生本质上就是业余球员,只不过又比大街上随便找的一个爱好者要强一些。这类球员以前是随便被CBA球队签约的,只要是实力足够,在CBA球队试训通过就可以。但是现在要进入CBA联赛还需要通过选秀大会。在中国大陆境内就读的大学生,须参加过CUBA或大超联赛,由所在学校体育部门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出具证明;就读中国大陆境外大学的中国籍学生须参加过就读所在地高水平大学篮球联赛,由所在学校体育部门出具证明。此外,这些大学生球员中的佼佼者还要面对港、澳、台等地区的职业球员的竞争,个别CBA青年队放出的球员也会加入其中。
综上所述,能进入CBA联赛打球的球员已经是中国篮球金字塔尖的人物了,纵使他们在CBA联赛上看起来多么笨拙,但是大败坐在电脑前打字的球迷来说还是没有任何压力的。CBA球员要战胜这些说话没有代价的球迷,甚至不需要动用什么篮球技术,只要用身体碾压就可以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自媒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东方体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