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运动员之声》的专栏当中,波多黎各历史上首位奥运金牌得主普伊格坦承,2016年的里约梦幻之旅有时感觉像是一种“诅咒”。
那时普伊格的世界排名只有第34位,名下只有一个WTA头衔,并没有排进种子行列。晋级路上,这匹黑马接连击败了穆古卢扎、科维托娃以及时任世界第二科贝尔,站上了最高领奖台,为自己的国家书写新的历史。
回顾这段历程,普伊格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好迎接随之而来的曝光度。这枚金牌将她一把推到了聚光灯下——随着关注度的飙升,普伊格肩负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我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普伊格写道,“我感觉自己似乎陷在了那个瞬间,期待值变得很高,给自己施加了太多压力……我有时会回顾那些日子,然后思索:那一刻对我来说是不是一种诅咒?”
“一定程度上,我迷失了自己,无法重新达到夺冠时的水准。不过人总要犯些错误才能看清现实,才从中吸取教训。”
她补充道:“我也必须认识到,这枚金牌并不是靠运气赢来的。我知道自己一直都有实力,只是在恰当的时机爆发了出来。现在我的任务是找回那种状态,然后争取变得更加稳定。”
普伊格在场外扛起了另一副重担。去年夏天,波多黎各遭到飓风厄玛和飓风玛利亚的重创,全境一片废墟,灾民痛苦无助。这位运动场上的民族英雄没有坐视不理,她明白自己刚刚建起的声名可以为受难中的祖国带来希望。
“在九月份飓风玛利亚摧毁了我的国家之后,我决定重新审视这枚金牌的意义:也许在奥运赛场的成功和不断提升的关注度能让我有机会为波多黎各发声。”
“这件事也我看到了让网坛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她也在专栏当中回顾了来自网球大家庭的鼎力支持。他们帮助普伊格募集了近20万美元的善款用于购买必需品,前世界第一莎拉波娃更是亲自前往波多黎各赈灾。
“我们的经纪人是朋友,也是合作密切的同事。”普伊格回忆道,“飓风袭击之后,玛利亚和她的经纪人取得联系,说无论我什么时候回波多黎各,她都愿意一同前往帮忙。她是最早伸出援手的那批人之一。”
“我们一整天都在一起,四处分发救济物资,这让我永生难忘。她在儿童和受灾民众之间忙碌,每时每刻都面带微笑,尽力提供帮助。”
“我对玛利亚和她位波多黎各所做的一切都感激不尽。她是一位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