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军事健康游戏体育娱乐网友发布建站创业电商公开课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田径 >正文

“17动”年终论坛-发展:赛事要做个性化差异化

2021-11-11 15:43来源:跑步骚年   

前言:现在越来越多的跑者不仅仅局限于在国内参赛,尤其是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事吸引着无数的跑者参赛。那么而国内与国外马拉松赛事相比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呢?

国内的产业链不是产业链。国内马拉松发展的模式倒三角。

优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曲怀老师认为国内与国外马拉松最核心的区别是文化差异。国内的体育产业不能说是体育产业链,他是断的,并没有形成链。很多人问曲怀老师是做什么的,他会回答我是做服装的,是传统行业,只是很巧做了与体育有关的产品。国内的马拉松发展是个倒三角,而国外是正三角。倒三角就是政府要求办赛,去发展。我们国内很多项目都是这样,比如足球专业队+赞助商等于一个商业化的球队。而国外的发展是先有爱好者成立俱乐部,多个俱乐部在一起成立小型比赛,经过多年的发展变成了职业联赛。大家都熟悉的波士顿马拉松就是这个模式演变来的,先有基础然后再向上走。而我国的发展是从上向下走,整个是反过来的,所以我们的模式是不对的。

关于赛事参与和组织方面,曲怀老师认为国内的从众偏多。国外的比赛纯粹是一场娱乐,就是聚会,和家人在一起才是快乐的源泉。在比赛结束的时候,国外的赛事会有专门家人的集合点,然后再疏散。国内的很多跑者都是一个人出去参加比赛,缺少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比赛结束后直接就走了,并没有国外的那些环节。

与国外相比国内比赛诉求点不同,特点不同

三夫户外运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超慧认为文化差异造成了国内外参赛不同的感受。除了文化差异,还有科技上的差异,比如说现在中国马拉松还在讲救援的问题,为了保证安全,我们还要专门组织救援队伍,急救的跑者等。但是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急救已经变成了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在赛道上也不会有很多的急救跑者。很多文化都需要积累。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