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KPL 王者荣耀职业联赛秋季赛总决赛于 12 月 23 日在深圳容纳超过万人的 " 春茧 " 体育馆举行。今年 KPL 秋季赛的关注度再创新高,距离总决赛开赛还有一个月时间,李易峰、张继科等到场明星的造势视频转发量就能够达到 34 万次;比赛期间, # 李易峰 鲁班 # 的话题更是曾经一度自发冲上微博话题榜第二,社交媒体上的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赛事的成熟与人气,可以说,KPL 已经成为最大众化的电竞赛事之一。
以 DOTA2、LOL 和王者荣耀为主战力的 MOBA 品类在电竞领域的成功,让其他品类游戏也颇为眼热,比如 2017 年开始走红的 " 吃鸡 " 类游戏。" 吃鸡 " 本身是具备竞技性的电竞基因,但却因为其游戏的特殊玩法导致其电竞化成为了不可能的一条路。
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绝地求生》凭借其新颖的游戏玩法,和生存挑战的刺激性成为了全球玩家追捧的新宠,截止到今年 9 月全球销量已经超过 1000 万份。而随后以《绝地求生》为模板的 " 吃鸡 " 品类游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更是媒体分析到," 吃鸡 " 将有可能取代 MOBA 游戏,成为下一个全民化的游戏类型。
但是从电竞角度来讲," 吃鸡 " 无疑和成功的电竞游戏无法挂钩。
" 吃鸡 " 看不到电竞的未来
在 " 吃鸡 " 游戏中,道具、装备都是随机刷出的,这对于参与电竞赛事的选手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从对抗性上来说在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对装备弱势的一方很不公平,但是这个还不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游戏后期的 " 刷圈 " 问题," 天命圈 " 与 " 天谴圈 " 的区别很大,最后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也许不是实力而是看脸。这一切的不确定因素对电竞比赛的公平性来说是不适合的。
与此同时," 吃鸡 " 游戏以 " 看谁能苟到最后 " 的胜利模式使得玩家们乐意尝鲜试玩,但是这与电子竞技,乃至传统竞技体育的精神相背离,试想,总共 100 名选手的战场上,每个人都不为争胜,而为不输,那比赛看起来着实无趣,也就难论通过赛事直播吸引观众,尤其是在目前电竞赛事直播并不职业化的当下,直播镜头难以覆盖全场,关注到尽可能多的精彩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