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五代机歼-20的大放异彩,我国的第二款五代机歼-31也一直备受瞩目和期待。歼-31设计之初便主打外贸牌,而外界也纷纷大胆推测巴基斯坦向中国寻求的五代机合作项目实际上就是歼-31。尽管如此,从卷面成绩上看,歼-31目前的外销数字依然为0,那么这究竟为何?
深究其因,歼-31最大的发展阻碍出在其发动机性能上。据悉,一代歼-31采用的依然是米格-29同款的老旧发动机——RD-93,作为四代机的核心部件,该发动机经历了一个世纪,可以说已经完全落伍了,此时歼-31在使用这种发动机,其动力性能确实堪忧。
而就目前中国的航空军工水平发展情况分析,就算是已经入列的歼-20在发动机性能方面依然有待完善,而此时,想要在短期内为歼-31研制出一款性能能与五代机相匹配的新型发动机显然不大可能。因此歼-31的发展瓶颈显而易见。
此前,第一代的歼-31展出时,发动机运行效果并不太理想。而如今经过升级改造后的第二代歼-31则有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其机身更大,机长增加半米,机体重量增加3000千克;另一方面,机身隐形设计有所升级,采用更先进的隐形涂装,在机身多处实施了隐身设置,隐形性能大幅提高。
从系统配装上看,二代歼-31也有了很大改进。其动力系统方面则有了较大的改进,发动机改为涡扇-19,完美解决了一代战机发动机冒黑烟的问题。同时机上还装载有IRST光电传感系统、能融合传感器航电系统以及改进后的新型雷达系统,其战力性能不言而喻。
如此看来,第二代歼-31的研制似乎已经步入尾声,而紧随其后的便是各种调试和试飞,而歼-31未来最大的挑战无非就是以下三点:一是满足空军作战需求,成为歼-20的实力搭档;二是满足舰载机设置,为今后成为弹射性航母舰载机做好充分准备;三是满足军贸市场需求,基于其主打外销的理念上看,其性能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以便在未来五代机军购市场上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