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是一种具有复杂技术的重要装备,长期以来被美国、前苏联、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垄断。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技术十分薄弱,重型航空发动机只能依赖进口。然而随着近年来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一批新型战机陆续服役。中国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也接二连三取得关键性突破,一批国产航空发动机已经安装在自主研制的军用飞机上。
据媒体报道,中国自主研制的歼-20战机,已经使用了国产发动机,进行了飞行测试。也有说法称,歼-20早已经使用了国产航空发动机。而且歼-20战机使用的国产发动机,有两个型号,分别是“峨眉”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国产航空发动机还存在不少缺陷,不大可能达到已经可以正式装备歼-20战机的程度。
由于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几乎没有技术积累,只能从国外进口的发动机上寻求突破。这个时候,前苏联重要的航空工业基地乌克兰,将手中继承的前苏联国宝级的航空技术陆续带来,其中就包括十分珍贵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乌克兰曾是前苏联的重要军事工业基地,乌克兰生产的航空发动机曾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如今乌克兰选择与中国合作,共同生产航空发动机。
乌克兰还拥有全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运输机的制造技术,但是由于乌克兰自身已经没有能力独立建造该型运输机,于是乌克兰将安-225运输机的技术打包出售给了中国。对此,俄罗斯媒体表现的十分愤怒,称乌克兰把前苏联的遗产卖光了。然而最近传来的消息称,俄罗斯也打算与中国合作,共同研发新型航空发动机,很可能是大型宽体飞机上使用的PD-35发动机。
PD-35发动机将用于民用宽体大飞机,由此也可以看出,俄罗斯依然对军用航空发动机技术持保留态度,不会轻易将这种技术出口。乌克兰出口中国的不仅包括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也包括军用航空技术和直升机发动机技术。总体上看中国目前进口最多的航空发动机,依然是俄罗斯研制的军用发动机。不过随着国产发动机的陆续装备,未来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将会变小。
当研制歼-20的时候,很多网友不太相信中国已经有能力研制这种先进战机,后来歼-20成功飞上蓝天。当建造国产航母的时候仍然有人不太相信中国有能力建造,后来国产航母在今年4月下水。这种不自信也体现在研制国产航空发动机上面,总有人怀疑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性能不行,难堪大用。然而事实是,国产航空发动机已经装备在国产战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