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的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未曾体验过的,需要一个全新的学习、掌握过程。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先行对苏-27的制造技术开展分析研究并形成指导文件,翻译编写了《飞机结构工艺初探》、《飞机机体关键制造技术分析》等大量资料,加快了沈飞具体学习、掌握制造技术的步伐。
苏-27的国产化研制工作中,导弹武器仍需不断的向俄方采购。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航天局八部在中距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武器方面提出对国内现有的霹雳 11导弹作适当的改进,用来替代原有的中程导弹。由于两种导弹的差异,原用的导弹弹射装置无法满足两弹的需要。为此,需对该装置进行少量的改动,使其既能弹射俄式导弹,又能弹射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下图为挂装R27空空导弹等武器的专用车辆。
在组装仿制和国产化中,在我国出厂的苏-27逐个批次性能有所提高,整机进口的苏-27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在电子设备方面。相信依靠我国现有某些远远优于俄罗斯的电子技术,国产歼-11最终将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安装多个多功能彩色显示器,改进电子对抗能力,增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苏27对于中国空军的意义,远不是一种现代化主战装备那么简单。苏27的引进,使中国空军在全军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中国空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苏27开启了中国空军第三代战斗机的大门,使得中国战斗机发展的步伐再次跟上了世界先进装备的水平,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国产作战飞机的改进完善和新机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