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军事健康游戏体育娱乐网友发布建站创业电商公开课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今天,天安门前的他让全国瞩目!

2021-11-12 23:35来源:小强大杂烩   

今日7时30分,天安门城楼上8名礼宾号手吹响嘹亮的礼宾号,96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国旗护卫队员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上金水桥。从今天起,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正式由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承担。

“正步走!”走过金水桥后,随着一声响亮的口令,解放军仪仗队员变换行进方式,由齐步变为90个正步走。广场一片肃静,近10万名观旗群众寂静无声,铿锵有力的正步声由远及近。

7时36分,升旗手就位,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升旗手迎着东方第一缕朝阳,将长5米、宽3.3米的特字号五星红旗高高洒向天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现场演奏国歌,广场上响起整齐的国歌声。

新年第一次升旗,升旗组由原来的4人调整为3人,分别着陆海空军礼服,代表全军官兵。着陆军礼服的升旗手执行展旗任务,另外2名着海军空军礼服的护旗兵握枪行注目礼。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独家获悉,首位执行升旗任务的解放军仪仗队升旗手国字脸、大高个,名叫郭凤通,今年29岁的他是解放军仪仗队一中队干部。

实际上,郭凤通是解放军仪仗队的一名老队员了。

2017年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习近平主席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时在护旗方队中,高擎党旗、国旗、军旗的旗手依次是张天龙、郭凤通、郝卫坚,这3名年轻军人激动地表示,习主席的指示要求和殷切嘱托似战鼓催征,我们将毕生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让心头的红旗永远飘扬。

2015年12月13日,在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也有郭凤通的身影。

当时,16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礼兵抬着8只大花圈缓缓前行,时年27岁的郭凤通和其他礼兵抬着花圈,不到百米长的距离,足足用了3分33秒。“放!”郭凤通一声口令,8只花圈敬献在“灾难墙”前,告慰30万遇难同胞。

这短短几十步,郭凤通和战士扛着绑着沙袋的轮胎练了一个多月。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获悉,此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升旗手选拔“优中选优”,从身材、相貌、动作等方面综合考量,最终选择了郭凤通为首日升旗手。

今后,天安门广场升旗将分成三种模式——

每月第一天:升国旗按126人编队方案实施,其中护旗队员96人、礼兵30人,分别着14式陆海空军礼服。护旗队由前至后依次为国旗组3人、陆海空军分队长3人、陆海空军队员90人。队员90人编为6路15列行进队形,分准备、迎旗、护旗、升旗和返回5个步骤,全程10分钟;

重大节日升国旗仪式:一般参照每月第一天升国旗方案执行,特殊情况根据任务需要增加编队人数、鸣放礼炮;

平日升国旗仪式:由66人编成,国旗组3人,分队长3人,队员60人编为4路15列,分护旗、升旗和返回3个步骤,全程8分钟。

此外,降国旗全年按66人编队方案实施,列队形式和行进动作与平日升旗仪式相同,不安排军乐团或录音伴奏。国旗哨分两种形式,升旗后由3名着陆海空军礼服仪仗队员徒手站立哨位;降旗后由2名着陆军常服仪仗队员徒手站立哨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和守卫国旗任务。我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35年来,武警国旗护卫队用挺拔的军姿、威武的气势,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自从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任务将由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改为解放军仪仗队的消息传出后,一组武警队员手捧国旗的照片传遍网络。

照片中的武警战士身穿武警礼宾服,深情地双手捧起国旗,那份对国旗的不舍令人深深感动。这位照片中的主角,就是曾任国旗护卫队员的武警天安门支队的一员。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队员都是万里挑一的精兵强将。

李涛摄

这位曾经的护卫队员入伍两年多了,和北京武警十支队的所有官兵一样,有着深厚的“国旗情”——“武警肩章是红色的,国旗也是红色的,对国旗的感情早已深深融入到了血液里。”

他说,从入伍第一天起,他就知道:“国旗红”重于一切,护我国旗壮我国威!护卫国旗重于生命!今后,无论在哪里,守卫国旗将是他永远的使命。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